您所在的位置: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» 资讯 » 新型建材 探寻翠之灵韵 传承优秀文化!

探寻翠之灵韵 传承优秀文化!

  来源:新型建材网   作者:刘先生 有53人浏览 日期:2019-03-24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

 新型建材网:传统文化复兴如火如荼,人们文化修养、综合素质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之后,不再只停留在追求别墅、房车等物质享受层面上,更多的人已开始转向对精神文明的追求。“收藏爱惜待佳客,不敢包裹钻权幸。”这是苏东坡自喻喜爱收藏的佳句。如今一位业内收藏人士以此为座右铭,时刻提醒自己收藏的价值与意义。他热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酷爱收藏鉴赏……他就是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、老坑翡翠收藏家孙毅。

 

热衷优秀传统文化,酷爱老坑翡翠收藏

 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孙毅,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左步村人,其爷爷孙志云与孙中山同宗。孙毅自幼受家庭环境影响,博览群书,从四书五经到二十四史,以及现当代文学多有涉猎。厚重的历史文化熏陶,以及家族传承和人生机缘的影响,他爱上了古代艺术品收藏,并踏进了光彩夺目的老坑翡翠殿堂。

  老坑翡翠属于行话,意指种地好、水头佳、颜色艳的翡翠物件或者料。从专业角度而言,原生矿床实际上有各种质量不等的矿石,经过水流的搬运,沉积成次生矿床,一些质量差的,如有裂隙的、粗粒的、结构松散的、不纯的翡翠就会得到自然的分选、淘汰。最后保留于河床中的,主要是些质地较紧密,结构较细腻的翡翠。这种翡翠往往较透明,却不是因为水进入引起的,水是无法进入翡翠晶体的,老坑的翡翠质量好,就是因为这样的关系。用老坑翡翠制作的首饰,质地好、效果美,稳居高价珠宝之列。

  孙毅起初钟情于瓷器和字画领域的收藏鉴赏,他多年来寻师访友,中国大地满是他探索与发现的足迹,时间和财富成本大量投资在收藏领域。实践出真知,在不知不觉中深深迷恋上了老坑翡翠。多年积累,孙毅已成为一位老坑翡翠收藏与鉴赏行家了。

探索玉石文化,鉴赏老坑翡翠之美

 

 

  孙毅认为,古代玉石鉴赏的重要特征之一,是关于玉石文化的沁润。玉石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特殊载体,蕴含着珍贵而丰富的文化信息。只有置于中华文明波澜壮阔的恢弘背景下,方能感受到其独特的美感韵味与高雅的艺术风范。翡翠经亿万年形成,凝聚日月山川之精华,汇聚天地自然之灵秀,是几千年玉石文化的精髓。

  翡翠文化由来已久,源远流长。孙毅说,翡翠原指一种生活在南方的鸟,毛色十分艳丽,一般这种鸟雄性的为红色,谓之“翡”,雌性的为绿色,谓之“翠”。2000多年前的骠族是早期使用翡翠的民族。那时古人就能将翡翠、玛瑙、珊瑚、琥珀等几种宝石切割,并磨成各种形状,用来镶嵌在银器和金器上,或将翡翠磨成圆珠串成珠串佩戴,起装饰作用。早期的翡翠雕件,如翡翠大象,当时的工艺还非常的原始,雕刻的大象相当抽象。缅甸文中最早出现“翡翠”这个词是在公元15世纪。翡翠之所以得到华夏民族的宠爱也源于古人对红绿两色的哲学思考。绿色象征着自然、和谐、生命,青翠给人勃勃生机的感觉,是五行中的“木”,八卦中“震卦”的代表颜色;红色象征着吉祥、激情、斗志,是五行中的“火”,八卦中“离卦”的代表颜色。红色和绿色均满足古人对于玉石颜色的偏好,加之翡翠紫色、橙色、无色等颜色的多变性,让翡翠呈现了大自然的娇艳欲滴。

  老坑翡翠大量进入中原皇室阶层可追溯到明朝嘉靖、万历年间,老坑翡翠经云南腾冲、瑞丽等边城输入我国,已超过500年的历史。到了清康熙、雍正、乾隆三朝皇室对翡翠已青睐有加,尤其是慈禧太后对老坑翡翠推崇备至。缅甸雾露河流域的老坑种翡翠被大量开采,运往京都,皇家宫廷也赋予翡翠极高的身份地位,称其为帝王玉,极品玻璃种老坑翡翠曾一度是皇室秘不外宣的国库宝藏。欣赏翡翠的形质之美,不仅可以看到传统东方文化的博大精深,还可以品味出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人生智慧。

  古代玉石鉴赏的重要特征之二,是关于艺术性的欣赏。艺术是人类智慧、精神、情感最伟大的产物,艺术的使命是创造美。

  作为玉石中的王者,翡翠所呈现的细腻光泽和清新绝尘的翠色,从内而外释放出的流光溢彩之美,能够充分散发出女性的优雅品位,这不是金钱和财富的堆砌所能轻易企及的境界。每一块翡翠的质地、颜色、光感都不相同,这种感觉就像生命,你看它们的质地那么坚硬,外观看起来却那么柔和。温润的光泽不耀目,却有一种触及心灵的动人。翡翠光感由内而外,无处不在,即使雕成摆件、挂件,你依然可以从每一个细微之处看到它的光泽变化。种水好的翡翠拿在手里,那光感就像缓慢流淌的泉水,会随着你的细微动作而转动。承雕琢而圆融,有华光而含蓄,流溢彩而温润,秉奇赋而莹洁,质坚硬而韧伟,美不胜收,令人不由得心神荡漾。

把握收藏规律,练就火眼金睛

 

 

 中国的翡翠文化据说起源于唐宋,繁荣于明清,受到了历朝帝王后妃、王侯将相的喜爱。迄今20余载的收藏生涯,孙毅亲历了老坑翡翠收藏发展的风风雨雨。他说,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全国掀起了“翡翠热”,这拨“翡翠热”在前几年更是达到巅峰状态。

  在收藏老坑翡翠的同时,孙毅在其他收藏领域并未止步。孙毅拜广州一位古陶瓷收藏家为师,潜心学习陶瓷专业鉴赏知识,将多年各学科门类知识与专业性融会贯通。与此同时,孙毅辗转全国结识了不同领域的收藏家,伴随着广交收藏精英人脉,其收藏范围逐步拓宽,收藏品级逐渐提升,从最初的民窑瓷器、明清字画、老坑翡翠,扩展到历史各朝代的瓷器、字画、珠宝、玉器等领域。

  摸爬滚打多年的深刻经验告诉孙毅,无论哪个收藏领域,不是比数量而是要比稀缺性,要看它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附加值。收藏某件宝物要有佐证信息说明其身世,了解其中的历史渊源及文化内涵,达到一物在手,触类旁通。收藏除了要具备一定的财力,一个走在收藏市场前沿的人,更重要的是要把自己变为这个领域的专业人才。由于大量的学习与走访,并专注于老坑翡翠,练就了孙毅的“火眼金睛”。

  孙毅收藏有一对老坑翡翠文昌塔。其中一个是紫罗兰老坑翡翠文昌塔,高36厘米,重2403克,由193块紫罗兰老坑翡翠组合而成;另一个是满绿老坑翡翠文昌塔,高40厘米,重3450克,由187块绿色老坑翡翠组合而成,双塔均为老坑翡翠摆件之极品,极具收藏价值。

 

专注源于热爱,传承优秀传统文化

 

 

  回顾收藏之路,艰辛与快乐并存。对于这些因缘而得的臻品,孙毅认为,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望者,他收藏着这些记载着历史的文化载体,只是在做自己能够做、应该做和值得做的事情。“须知盖世金银宝,借你看管几十年。”这是目前孙毅对收藏的理解,“我们收藏人究竟是收藏什么呢?我认为:收藏的是历史,是文化,是心态,是境界,是快乐。”孙毅直言,一个人无论收藏了多少藏品,它们的归宿都是全社会,收藏人只是临时的“保管员”。

  孙毅在享受快乐收藏的同时,还坚持在世界各地游学,拓展收藏视野和格局。近年来,孙毅辗转全国各地,考察古窑址,研究翡翠加工技艺的变化与发展。此外,每年他都会拿出一段时间,去完成他周游世界参观各大顶级博物馆与艺术博览会的构想。

  一次重游北京故宫,孙毅在珍宝馆待了半天,对一件件展品仔细研究。参观结束后,他在日记里写道:“我重游故宫的主要目的是看珍宝馆的翡翠展品,故宫翡翠饰品的工艺在当时相当精湛,翡翠、碧玺、珍珠等组合而成的发簪(金镶碧玺翡翠瓶花蝴蝶纹簪)优雅而尊贵;我对两个纯翡翠发簪雕工印象深刻(翠镂空灵芝纹发簪和翠镂空花罐鱼肠纹双叉发簪),翡翠比和田玉硬度大,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,镂空雕刻的难度极高。不足的是翡翠的种、水、色都较一般,我曾经听故宫玉器部员工讲过故宫有300多件翡翠珍宝,珍宝馆现场展示出来的翡翠仅数件。”

  孙毅说:“老坑翡翠是贵族的象征,是身份的标签,是文化必需品,每件玉器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,造型都有一定的艺术水准,都赋予较深厚的文化内涵。”他希望人们正确认识到老坑翡翠珍宝的历史地位和社会文化价值。老坑翡翠,不仅代表财富,更代表着文化与传承。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多年收藏的老坑翡翠藏品,目前他已经着手在故乡——广东省中山市南朗左步建立艺博馆,用于展示老坑翡翠,让更多人了解祖先留下来的璀璨珍宝。

  孙毅就弘扬传统文化及推广古代艺术品时动情地说,对于各个时期的古代艺术品,现代人对其研究、探讨和猜测始终没有停止,人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都能够去发现并阐述其所蕴含的深刻哲理,这其中渗透着人性内涵、凝聚的人类智慧、惊叹的古法技艺,以及所体现出的艺术价值,值得我们深思、实践、弘扬、承袭,愿大家都能有更多机会,因缘际会而亲眼目睹或亲身拥有千百年来祖先遗留的精美器物,而重拾民族归属与文化自信,当我们款款走入那博大恢弘的时光殿堂,请谨记你生而为龙的传人,浓缩于璀璨器物之中的华夏之光。

 

 

此文由 新型建材网:https://www.xxjcwmall.com 转发   更多资讯请关注: https://www.xxjcwmall.comnews/ 


新型建材网:
企业信用评级、质量体系认证
 
免责声明:
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、企业机构、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,仅供参考。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、观点保持中立,不对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如果有侵权等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。

微信

关注新型建材网官方微信账号:“新型建材网”,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,热点产品深度分析!

  相关评论


网站首页  |  经营许可证  |  服务协议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法律声明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  |  京ICP备16029180号-5